内需是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
今年上半年,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.3%,二季度环比增长1.1%,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.8%,其中,二季度更是达到77%,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向好的最坚实支撑。
在消费方面,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%。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,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、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5%,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0个百分点以上。据商务部统计,截至今年上半年,以旧换新共带动销售额超过2.9万亿元,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。
服务消费增长较快,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同比增长4.9%,特别是文化娱乐、旅游等需求旺盛。文化娱乐内涵不断丰富,娱乐体验远超出传统意义上娱乐场所的空间范围,消费者倾向于有更多的沉浸式互动,满足社交、情绪表达等新需求。“跟着演出去旅行”成为新潮流,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,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的拉动比达到1∶4.8。银发群体旅游意愿强,且主要为工作日出游,对熨平客流淡旺季波动起到重要作用,旅居康养也成为个性化出游的新业态。
在投资方面,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.8%。“两重”“两新”政策效能释放,上半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.3%,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.6%,增速分别比全部投资高14.5、1.8个百分点。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,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6.3%,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1.5%。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,高技术服务需求增长拉动上半年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.6%,其中,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7.4%,增速比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。
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是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
内需主导意味着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,可以其为主要依托,形成供需动态平衡、要素自由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。这是大国经济的突出特征和优势。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两大组成部分。
其中,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,是经济循环的终点,也是新的起点;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起到关键作用,短期是需求,长期是通过资本积累形成产能。
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,拥有14亿多人口,人均GDP超过1.3万美元。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,激发有潜能的消费,扩大有效益的投资,才能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,并塑造参与国际循环的新优势,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。
着力扩大服务消费和服务业有效投资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上半年,居民人均服务消费增速比商品消费增速慢,在过去2年较为少见。从未来看,我国服务消费还有很大增长潜力,服务业投资仍有扩大空间。
一方面,扩大有收入支撑、闲暇时间保障的服务消费需求。完善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机制,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、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为重点,增加财产性收入。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。清理服务消费领域不合理的限制措施,把自主选择权交给经营主体和消费者,释放文化娱乐、旅游、健康、养老等消费潜力。推进服务质量、标准、品牌建设,加强预付式消费协同治理。坚持技术驱动与内容创新相结合,重点支持需求规模大、多业态融合的消费场景创新。
另一方面,扩大有合理回报的服务业投资需求。顺应产业升级和人口流动趋势,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,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。全面落实新版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》,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动能,因地制宜培育更多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。降低综合融资成本,推进服务消费再贷款政策落地,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民生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存量资产盘活。
作者:刘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
fanfubaishijiujiuweigongde,zhuangdeshuishuo,congxianshijiaodukan,nenggouzhuihuibufenweifasuodeyishijinbu。tarenwei,tanfuguanyuanzaibeiliantiaozhaqiantaonihuozisha,houxudetiaozhachuli、zhuizangwansunzhiguanzhongyao。反(fan)腐(fu)败(bai)是(shi)久(jiu)久(jiu)为(wei)功(gong)的(de),(,)庄(zhuang)德(de)水(shui)说(shuo),(,)从(cong)现(xian)实(shi)角(jiao)度(du)看(kan),(,)能(neng)够(gou)追(zhui)回(hui)部(bu)分(fen)违(wei)法(fa)所(suo)得(de)已(yi)是(shi)进(jin)步(bu)。(。)他(ta)认(ren)为(wei),(,)贪(tan)腐(fu)官(guan)员(yuan)在(zai)被(bei)立(li)案(an)调(tiao)查(zha)前(qian)逃(tao)匿(ni)或(huo)自(zi)杀(sha),(,)后(hou)续(xu)的(de)调(tiao)查(zha)处(chu)理(li)、(、)追(zhui)赃(zang)挽(wan)损(sun)至(zhi)关(guan)重(zhong)要(yao)。(。)
零封
但这一策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。一方面,在拜登政府延续对华贸易战、关税战、科技战等做法的情况下,2022年中美贸易额再创新高,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,两国经贸关系不仅没有实现所谓“脱钩”,反而绑得更紧。同时,2023年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态势受到世界瞩目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等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,寄望于中国带领世界经济走出疫情阴影。国际社会普遍期待中美管控好经贸分歧,携手为各国带来更大发展机遇。